小麦赤霉病灾变动态及其首选配方防务使用技术提示

2024-07-22 10:36:05 admin 10

台州农资

小麦赤霉病是春花作物最难防控的最大的气候性病害。近年来小麦北种南调频繁,种植品种大多为感病品种,春分后穗期生长随冷空气或沙尘飘拂南下频繁之影响,穗持续遇雨机率高,常常造成大面积发病流行,尤其点状局地灾发频率较高,同时伴有小麦穗腐病混发,即表现为穗头变褐变黑不金黄,颖壳上布满淡淡的小点点,籽粒变褐趋瘪非金黄饱满,易致小穗出现褐色水渍状病斑,逐渐蔓延至全穗,使病穗枯黄、子粒干瘪、霉烂。高温、多雨、多雾和潮湿天气利发于病流行。因此,要高度重视精选配方,适时及时做好小麦穗期赤霉病防务

一、小麦赤霉病灾变原理及其灾变动态

小麦赤霉病原属气候型病害,传统发病原理在于抽穗扬花期与感病气象要素(气温13℃以上连阴雨3天以上)的相遇所致。现在小麦赤霉病发病流行不仅仅局限在扬花期感染发病流行,而从扬花期直至灌浆期整个穗皆为感染期,若遇持续多雨都会造成灾发流行。

近年来受北向外来品种、播生期延后和主选主方药剂不达效三大要素影响:一是品种为北向外来。主要有苏麦、鲁麦、扬麦、镇麦等,大多为高感病品种;二是播生期延后。由于大户晚稻收获期偏迟,除个别11月底早播外大多为12月中下旬播种,由此造成生长季节延后十分明显(生育后期常常气温偏暖、雨量雨日偏多),可知一般年份其扬花期与感病气象要素相遇机率极高,易造成大面积感染发病流行;三是主选主方药剂戊唑醇、咪鲜胺、氰烯菌酯防效达不到理想程度。由此造成小麦赤霉病年度之间灾发频率70%以上。更为严重的是现在小麦品种就若扬花期与感病气象要素不相遇,但在花后灌浆阶段仍遭遇长期的多雨天气照样也能大面积感染发病流行。如此变化的发病原理,大大增强了感染机率,还伴穗腐病的混发,较传统灾变机率提高了10多倍甚至数10倍。这是小麦赤霉病的新变化。或灾变新动态。

二、小麦赤霉病首选配方及其防务使用技术要点

小麦赤霉病产选配方为“麦甜+麦甜伴侣”,其主要在于麦甜是新一代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通过干扰呼吸阻止能量合成,抑制病原菌生长,具有高效、广谱特性,其配方对赤霉病、白粉病、穗腐病均有较理想防效,加上伴侣配方,对锈病也有较好防务控制效能。其使用技术要点为:

(一)防务策略:瞄准扬花期窗口期必防,看天做好花后至灌浆期加防。坚持“麦甜+麦甜伴侣”主导,做好整体防务飞防。

(二)防务窗口期:小麦扬花初期:即始花开花植株20%左右(15%-25%); 小麦花后至灌浆期看天决定:若首次防务后遇持续多雨或雨势长期严重时应加防。

(三)药液配制:每亩20%麦甜60ml+25%麦甜伴侣40ml兑水 30L电动喷雾或兑水 1.5L-2.0L飞防。此方较耐雨水冲涮,若遇持续下雨流行趋势十分严重情况下也作雨弄间隙进行喷洒。

四)喷洒作业:采用电动喷雾以白天露干后进行作业,采用二次稀释法配药将药剂稀释搅动均匀后均匀对植株喷雾。采用无人机飞控以傍晚植株出露后进行作业(也可白天作业),经定位后选择在风力 0-2 级时进行作业,一般飞行高度可选 1.5-1.8m,飞行速度 2-3m/s 进行安全作业。

(五)注意事项:一是使用麦甜配方主要为小麦扬花初期(见花打药)1 次赤霉病预防。但若扬花期甚至灌浆期遇连续阴雨,或存在重发流行年份,建议间 10 天作二次预防或灌浆期看天加防。以利保穗保粒效果好,促进麦穗光鲜亮艳饱满。二是强调安全规范配方和安全规范操作,尤其对无人机防控要十分讲求安全作业,提高安全防务水平。

                                                                                      台州市昆虫植病学会  汪恩国

台州农资

本文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中所涉及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
产品展示
招商加盟
QQ客服
x

1079农资商城